“四个全面”的核心追求是增加人民福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会之八十二-腾龙娱乐中心

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四个全面”的核心追求是增加人民福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会之八十二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 理论文章   来源: 前线杂志社   作者: 姚桓

    “四个全面”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又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路线图。它是大思路、大手笔、大智慧,此时提出,非同寻常。深刻理解其提出的背景、意义与核心追求,才能自觉落实、贯彻到位。

    “四个全面”是新的实践奠基和催生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客观规律的战略抉择


  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对当代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人是一个神圣时刻。历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光明的前途上充满困难和风险。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就能为民族复兴作出历史性的贡献;如果应对失当,也会丧失时机,愧对先人与后代。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十八大刚刚结束,习近平就说,“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又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远见卓识和科学态度思考如何实现完成这一任务。


  历史昭示未来,经验是认识规律、形成科学认识的基础。经过多年探索,如何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已经聚焦于几个基本问题;通过系统总结历史经验,全党也对此形成基本认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实现?需要一步步地把蓝图变为现实。在总体达到小康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定性措施,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把现实任务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使民族复兴得到牢固基石。


  ——全面建成小康的动力从何而来?唯有改革。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释放出这一崭新制度的不尽活力。中国的发展、巨变得益于改革开放,这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世界一切有识之士的共识。同时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改革建立健全各方面都比较完善的体制是长期的过程,现在改革正未有穷期,仍然在路上。这里既有以往改革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长期积累的问题,也有发展中新出现的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不仅改革的情势更紧迫,而且面对的困难更繁多。


  ——如何兼顾改革、发展和稳定?答案是依法治国。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硬措施、稳定是硬任务,每一方面都不可动摇,如何在实践中使三者统一起来,只能依靠法治。健全的法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法律是现代国家最高、最根本的规范,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曾进入过发展快车道,但未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以有效措施健全法治。法治缺失使经济发展战略不能长期保持稳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无法在制度框架下化解,引发人心不稳、政局动荡。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的矛盾更突出,必须充分发挥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对社会矛盾的调节作用、对社会稳定的维护作用、对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法治基础上推进改革,使改革成为常态,改革措施会减少随意性,使国家发展进步和长治久安得到根本保证。


  ——作为民族复兴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建设好?必须从严治党。世界政治文明史表明,一个国家政治发展不在于政党数量,而在于政党制度的适应性和政党执政能力。发展中国家的多党制是脆弱的,一党长期执政比多党竞争、轮流执政更有助于保持稳定和促进发展。近代中国所以被列强欺辱,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和它造成的一盘散沙状态是根本原因。同样民族复兴不能自发实现,需要全体人民在先进政治力量领导下共同奋斗。中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符合国情民意,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承担领导民族复兴大业。这既是历史结论, 更是现实需要。 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在党,也就提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问题。从严治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历史使命决定的,是党的一贯性要求,在今天尤为迫切。


  由此可见,“四个全面”是由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奠基和催生的。它的提出标志着党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是历史必然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觉性、创造性的完美结合,是在把握客观规律基础上作出的主动战略抉择。


    “四个全面”既是宏大的战略布局,又蕴含着深邃的系统理论


  “四个全面”有鲜明特色,它既不是一项工作部署,也不是单纯的理论要求,是蕴含着深邃的系统理论的宏大战略布局,因而可以成为全党的思想指南和工作方针。作为战略布局,“四个全面”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确保到2020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样的全面小康与已经达到的总体小康比,是全面的、质的提升,将成为民族复兴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意是,既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摆脱“碎片式”改革;又要求解决深层次矛盾和实质性问题,防止浅尝辄止,不去触动要害。这是在改革进入关键期、深水区时的动员令,也是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科学回应。一是改革面临固有利益障碍,利益是“敏感的神经”,突破固有利益藩篱,协调利益关系,比一般的解放思想更困难。二是改革面临耦合性矛盾,各方面问题交织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单项突进难以收效。所以改革必须全面考虑、协调推进、敢于攻坚。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制度等六大领域改革,又提出十五项大的改革任务和多项改革举措。每方面的改革举措也具有综合性,既有主攻性、主打性措施;也有配套性、保障性措施,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目标,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的法律条文、法律制度会完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会进一步实现现代化。


  “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建设看作“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在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方面都严格按照党章和党规党法去做,处处体现高标准、严要求。五个方面缺一不可,任何一项工作不到位,都可能出现“木桶理论”所讲的短板,影响从严治党落实。最重要的是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以思想建设、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觉悟,是从严治党最重要的基础。思想教育并非万能,制度因其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人的行为具有更大的导向作用和约束作用,可以巩固思想教育成效。制度需要人去执行,人的思想觉悟对制度执行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思想建设与制度约束相结合,即是人的内在自觉性和外在约束性相结合,从严治党要求就能落实。


  从思想史看,一种理论成为科学的系统理论要满足三个条件:有一个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作为基础;有一个研究、回答的中心问题;围绕中心问题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思想观点,构成一个体系。“四个全面”达到了这三个条件。它以马克思主义和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成果;要回答的是中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根本性问题。其理论的深刻性在于,不仅说明了“四个全面”是什么,而且阐释了为什么要坚持“四个全面”,怎样坚持“四个全面”。这四个方面不是简单并列关系,逻辑结构可以表述为:“全面建成小康”是战略目标,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是两大战略举措,二者如同车之两轮,共同推动经全面小康达到民族复兴的历史巨轮;起导航作用的是中国共产党,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保证。这样,“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既是完整的战略布局,又初步形成了完备的系统的理论,将发挥巨大的思想武器威力。


    贯穿于“四个全面”的核心追求是最大限度地增加人民福祉,这是党的宗旨在新形势下的具体体现


  “大道至简”。“四个全面”丰富深刻、立意高远,又朴实无华,贯穿于其中的核心追求是最大限度地增加人民的福祉,这是党的宗旨在新形势下的具体体现。把握这一核心追求,就理解了“四个全面”的精神实质,这一战略部署才能真正落实。


  全面建成小康要惠及全体人民,深切满足人民愿望。党的纲领路线是人民利益的科学体现。“全面建成小康”既是现阶段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更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是涵盖全体人民的。小康不是少数人、部分地区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目前全国还有数千万人口没有脱贫,还存在欠发达地区,发达大城市也有低收入人群。要采取有效政策和措施,在发展基础上,使地区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全面还意味着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通过教育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社会保障全民覆盖及建设住房保障体系等措施,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显然,这些都是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提出的目标,蕴藏着极大的动员力量,必将极大地激发亿万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热情。


  全面深化改革要促进公平正义,增加人民的获得感 。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为促进发展,也为了实现公平,这二者相辅相成。现阶段要把通过改革作为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关键举措。要把公平作为一面镜子,审视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就改革哪里,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就将之作为改革重点,通过制度创新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人民对改革的认同感和积极性来自公平感、获得感,当人民切身体会到改革带来的公平正义和改革的普惠性时,就会更加拥护、支持和投身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使人民成为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依法治国是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管理国家最有效的方式,在这里,党的领导是核心,人民是主体,法治是保障。全面实行依法治国,就是坚持法治建设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的思想,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党的领导下保证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人民的主体地位也意味着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要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时,依法治国就会全面落实并被自觉尊崇。


  全面从严治党要体现人民监督,获得人民支持,打造“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的命运共同体。通过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正是为了更好地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严治党作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不能关门进行,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监督,也一定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从严治党与党群关系建设呈现明显的正关联。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采取克服“四风”、严惩腐败等一系列从严治党举措,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党和人民群众联系进一步增强,为实行从严治党提供了更好的社会环境和民意基础。今后要以从严治党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战略措施,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从人民的批评和不满中发现问题,从人民的支持、监督中吸取力量 ,打造“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的命运共同体”。这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全国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授)



腾龙娱乐登录网址的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腾龙娱乐登录网址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腾龙娱乐登录网址的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推荐阅读 换一批
网站地图